时间:2025年08月23日
处暑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,也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。当太阳到达黄经150°时,便是处暑的到来,通常在公历8月22日至24日之间。处暑之名,源于古语“处,止也,暑气至此而止矣”,意味着炎热的夏天即将结束,暑气渐渐消散,秋凉开始显现。
处暑时节,大自然呈现出独特的物候特征。
处暑后五日,苍鹰感知肃杀之气,开始捕猎鸟类。古人将此视为“义禽”之举,鹰会将猎物陈列如祭,再从容享用。
再过五日,万物开始凋零。草木由繁茂转向萧瑟,蝉声渐弱,蟋蟀入床,天地间弥漫着收敛之气。
最后五日,黍、稷、稻、粱等农作物开始陆续成熟,丰收的喜悦在田野间弥漫。
处暑时节,各地有着丰富多彩的习俗。在我国南方地区,有 “处暑吃鸭”的传统。鸭肉性凉,在这个季节食用,既能补充营养,又不容易上火。人们会用鸭子做出各种美味佳肴,如烤鸭、啤酒鸭、老鸭汤等,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,其乐融融。
“放河灯”也是处暑的重要习俗之一。河灯也叫“荷花灯”,一般是用木板做底,上面放上灯盏或蜡烛,再用彩纸糊成荷花的形状。夜幕降临,人们会将河灯放入水中,让它们顺着河流漂流,寄托对逝去亲人的思念,祈求平安顺遂。
在沿海地区,处暑期间还会举办隆重的 “开渔节”。经过夏季的休渔期,渔民们迎来了收获的时节。开渔节当天,渔民们会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,祈求出海平安、鱼虾满仓。
当最后一声蝉鸣消散于秋风
处暑已悄然完成它的使命
处暑,是夏的告别
也是秋的启程
它提醒着人们顺应时节的变化
享受这独特的秋日时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