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25年09月23日
节气
秋分,作为秋季的第四个节气,于每年公历9月22日至24日交节。此时太阳直射赤道,全球昼夜等长,故有“秋分者,阴阳相半也,故昼夜均而寒暑平”之说。自此,北半球昼渐短、夜渐长,气温持续下降,秋意愈发浓烈。
节气物候
秋分有三候,一候“雷始收声”,古人认为春夏时阳气旺盛,故雷声不断;秋分后随着阴气渐盛,春夏活跃的雷声逐渐停歇;二候 “蛰虫坯户”,由于天气转冷,蟋蟀、蜈蚣等小虫开始钻进泥土,用细土封塞洞口,为冬眠做准备;三候 “水始涸”,秋分后降水减少且蒸发加快,河流湖泊的水位慢慢下降,露出岸边的浅滩。
节气习俗
秋分的习俗承载着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生活的期盼,且在不同地域演化出独特形态。
南方有 “吃秋菜” 的传统,采摘野苋菜与鱼片同煮,称 “秋汤”,寓意 “洗肠涤胃,平安健康”。北方流行 “送秋牛图”,画师将节气农事绘于黄纸,挨户送图并说吉祥话,主人家会回赠米、面或红包,既是对画师的感谢,也暗含 “祈愿来年农事顺利” 的心意。部分地区还保留 “粘雀子嘴” 的习俗,秋分当天,家家户户的灶间都飘着糯米香,大家将煮好的素汤圆用细竹叉扦着置于田间,防止麻雀啄食庄稼。
秋分养生
秋分养生需顺应 “燥凉” 气候。饮食上宜多吃滋阴润肺的食物,如梨、银耳、百合,少食辛辣刺激之物;起居应早睡早起,早晚添衣防受凉,尤其注意腹部保暖;运动可选择散步、太极拳等温和项目,避免剧烈运动耗伤津液;情绪上要防 “秋愁”,多外出赏秋景,保持心情舒畅。
秋分既是丰收的节点
也是万物休整的开端
循着节气的节奏生活
便能在秋光中收获安稳与健康
注:本篇文章所用配图均来自花瓣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