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暑至,盛夏浓

时间:2025年07月22日


图片



图片

DASHU

图片
图片
图片

大暑节气

图片

DASHU


时逢大暑至,万物正韶华。2025年7月22日,我们迎来了夏季最后一个节气--大暑。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20°,标志着一年中最热的时段正式登场。“暑”是炎热的意思,大暑,指炎热之极。此刻,全国多地气温突破35℃,南方部分城市甚至达到38℃以上,湿热交织的“桑拿天”让人真切感受到“上蒸下煮”的滋味。

图片



图片


图片

气候现象

图片

DASHU


1

一候腐草为萤

图片


大暑时节,腐草间开始闪烁点点萤光。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所化,实则这是萤火虫幼虫破卵而出的时节。

图片

2

二候土润溽暑

图片


土地被暑气蒸腾得潮湿绵软,空气仿佛能拧出水来。此时正是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期,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农民正忙着“双抢”——抢收早稻、抢插晚稻,田间地头一片热火朝天。

图片

3

三候大雨时行

图片


午后雷雨频发,骤雨初歇后,往往带来片刻清凉。古人认为这是暑气将退的预兆,正如农谚所说:“大暑有雨多雨,秋水足;大暑无雨少雨,吃水愁。”

图片


图片


图片

传统习俗

图片

DASHU


1

送大暑船

图片


浙江沿海尤其是台州地区,有送大暑船的民间传统习俗。清同治年间,葭沚一带病疫流行,沿江渔民为祈求平安,按旧时三桅帆船缩小比例后建造大暑船,并装载祭品一同送至椒江口外,寓意送“五圣”出海,送暑保平安。


2

晒伏姜

图片


山西、河南等地有晒伏姜的习俗。人们把生姜切片或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,装入容器中蒙上纱布,于太阳下晾晒,充分融合后食用,对老寒胃、伤风咳嗽等有奇效,并有温暖保健的功效。

 

3

斗蟋蟀

图片


大暑是乡村田野蟋蟀最多、最活跃的时节,在许多地方都有斗蟋蟀的传统风俗。大人会带着小孩到田野捉蟋蟀,然后聚在树荫下一起玩斗蟋蟀游戏,增添了夏日的乐趣。

图片


图片


图片


 “大暑三秋近,林钟九夏移。”当酷热渐渐退去,丰收的喜悦已悄然酝酿。让我们且耐住这最后的暑气,静待秋日的清凉与丰饶。

注:本篇文章所用配图均来自花瓣网。

公众号
联系我们
售后电话
13671878040
免费试用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