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25年07月07日
“倏忽温风至,因循小暑来。” 蝉鸣渐起,热浪翻涌,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 ——小暑,踏着七月的骄阳如约而至。
小
XIAO SHU
暑
物候现象
小暑有三候:“一候温风至;二候蟋蟀居宇;三候鹰始鸷。”当小暑来临,大地上不再有清凉的风,取而代之的是裹挟着热浪的温风,所到之处,皆是暑气蒸腾。蟋蟀也怕热,纷纷离开田野,躲到庭院的墙角下 “避暑”。而老鹰则因地面气温太高,选择在清凉的高空中飞翔盘旋,伺机捕食。
小
XIAO SHU
暑
传统习俗
吃饺子
“头伏饺子二伏面,三伏烙饼摊鸡蛋”,小暑过后不久便入伏,伏日人们食欲不振,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恰好是开胃解馋的食物。饺子的外形像元宝,有“元宝藏福”的意思。
食新
除了吃饺子,小暑还有 “食新”的习俗。农民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,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,然后人人吃尝新酒等。既表达了对大自然馈赠的感恩,也祈愿接下来的日子风调雨顺、五谷丰登。
吃伏羊
进入小暑节气,民间素有“吃伏羊”的传统。徐州俚语云:“彭城伏羊一碗汤,不用神医开药方”。所谓“伏羊”,即入伏后的羊肉。此时天气炎热,人们却偏要大口喝羊汤、吃羊肉,看似“火上浇油”,实则暗藏“以热制热”的养生智慧。三伏天阳气最盛,人体毛孔张开,此时吃性温的羊肉,能借助天时驱散体内寒湿,达到“冬病夏治”的效果。
小
XIAO SHU
暑
中医养生
小暑时节,天地阳气旺盛,暑湿交蒸,人体易受湿热侵袭,出现乏力、食欲不振、心烦失眠等 “苦夏”症状。中医养生强调 “天人相应”,唯有在清热与护阳、祛湿与健脾、动与静之间找到平衡点,才能让身体在盛夏保持 “稳态”。
小暑,是烈日下的蝉鸣,是晚风中的荷香,是冰镇西瓜的第一口清甜。它提醒我们:盛夏虽热,却也是万物极致的绽放时节。愿你觅一处阴凉,品一盏清茶,在慢下来的光阴里,感受独属于夏天的热烈与美好。